首页

免费女王调教视频全集

时间:2025-05-25 12:27:30 作者:高质量发展看中国|小小大蒜种出“辣”经济 浏览量:94172

  央广网盐城5月23日消息(记者顾炀威)五月,正值挖蒜的时候,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南阳镇的空气中弥漫着阵阵蒜香。大蒜是南阳镇的传统产业,走进吉兴村,万亩蒜田上呈现出一派忙碌的景象。蒜农们弯腰挥铲,将一簇簇饱满的蒜头从泥土中翻出,剪柄、装筐、晾晒……绘就了一幅“蒜香”丰收图景。

  “过去种棉花,辛苦一年挣不到几个钱,现在种大蒜,每亩纯利润能有五千元!”盐城市大丰区南阳镇吉兴村党总支书记刘静指着成片的蒜田感慨。吉兴村拥有耕地7700余亩,全村大蒜种植面积达4500亩。青大蒜年产万吨以上,蒜薹年产5000多吨,是南阳镇名副其实的“大蒜第一村”。

  村里的飞宇家庭农场负责人施建兵承包了200余亩蒜田,种蒜已有6年。“今年蒜苗价格稳中有升,每亩营收五六千元不成问题。”他笑着说。家庭农场不仅带动了自家增收,更吸纳了本村及周边村民务工,日工资150至180元。“我们村就种大蒜,在家门口干活,既能顾家又能挣钱。”村民王大妈在田间边剪蒜柄边说道。

  为提升产业韧性,吉兴村成立农业发展公司,自主经营43亩大棚青蒜,并与上海企业签订了订单,“我们的大蒜辣味足、品质优,检测合格无公害的有机大蒜能卖到3元一斤,较普通蒜价高出两倍。”刘静介绍,村集体计划带动周边种不动田的农户以土地占股经营的形式参与收益,预计每年为集体增收4万元,农户户均增收3000元。2024年,村集体经营收入突破104万元。

  在稳固大蒜产业的同时,吉兴村正探索“多条腿走路”。村里试种虎皮椒、丝瓜、甘蓝等新品种,推广“订单农业+直播带货”模式,拓宽增收渠道。“先试种、后推广,让村民看到实实在在的收益,他们才会跟着干。”刘静说。

  产业兴旺的同时,吉兴村的人居环境也在悄然升级。“以前河道漂满水草,现在家家门口种果树,水清岸绿。”吉兴村以“河塘清洁、道路保洁、村庄整洁”为抓手,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让村庄焕然一新。

  从“看天吃饭”的棉田到“土里生金”的蒜海,小小蒜头撑起乡村振兴大产业,吉兴村正将“金蒜盘”越打越响,走出一条产业旺、生态美、百姓富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观天鹅、赏民俗 朝阳北票第二届天鹅节启幕

规定要求,北京市有关部门积极推动增加社会保障卡的业务应用功能,推进公共服务事项集成办理。在个人消费、社区服务等场景,探索应用社会保障卡,促进社会保障卡跨领域、跨行业集成应用。

外国留学生在桂林的“戏里戏外”

萍乡8月26日电 (刘力鑫 李娅之 刘雨)8月23日至25日,第二届海峡两岸(萍乡·武功山)青年户外文化交流活动在江西萍乡举行。活动期间,来自台湾联合大学的青年师生攀登武功山,并宣布成立“武功山户外社”,还参观了萍乡孔庙等地。

中新教育丨教育部公布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获奖名单

曾经陪伴我们成长的动画片,有的可能已经淡出我们的视野,但那份纯真的记忆和感动,永远不会消失。不论我们长大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可以偶尔停下脚步,回望过去,寻找自己出发时的那份初心,才能继续为梦想扬帆起航。(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记者 林之韵 高兴 王浩 曲建鹏)

关键技术“部分领跑”、完整自主知识产权 一批重大工程捷报频传

今年7月,在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几内亚比绍总统恩巴洛会谈时,习近平主席专门提及,几内亚比绍国歌由国父卡布拉尔作词、中国作曲家晓河谱曲,这是两国交往史上的一段佳话,也是两国人民深厚友谊的见证。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2023年接受捐赠13.76亿元

海关总署副署长 王令浚:尽管当前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但中国外贸持续向好有基础、有条件,对实现全年外贸“质升量稳”有信心、有底气。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